半月談記者 王春雨 張啟明 張玥
黑龍江省雞西市虎頭鎮(zhèn),地處中俄邊境,烏蘇里江蜿蜒而過,山巒起伏之間,可見一座經(jīng)貿(mào)繁榮、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的邊境新城、邊塞名城。然而,這里也隱藏著一段沉重的歷史記憶。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為防御德軍入侵在其東北邊境修筑了“馬其諾防線”,而侵華日軍在中蘇邊境修筑的虎頭要塞,不僅被日軍自詡為“東方馬其諾防線”,更宣稱其建筑規(guī)模與防御體系遠超前者。這座耗時多年、動用數(shù)十萬中國勞工修筑的軍事要塞,是日軍侵華的罪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終結地。
十余萬白骨堆砌成“東方馬其諾”
地處中俄界江烏蘇里江畔的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zhèn),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伊曼市隔江相望,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戰(zhàn)時期,其位于蘇聯(lián)遠東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和軍事要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中心地帶,是中蘇邊境線上唯一一處用肉眼能看到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地方。
“一江鎖鑰,三地通衢”的天然地理優(yōu)勢,卻成了日軍侵略行動的支點。
20世紀30年代中葉,正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野心急劇膨脹的時期。為給日后進一步侵略擴張?zhí)峁┣把仃嚨睾蛻?zhàn)略支撐點,日本關東軍不惜投入大量資源,調(diào)集精銳部隊與工程技術人員,展開了一場規(guī)??涨啊⑹侄螝埧岬能娛鹿こ绦袆?。
據(jù)《日本關東軍要塞》一書記載:1934年至1945年,侵華日軍歷時10余年,在東起吉林省琿春,中部經(jīng)黑龍江省中蘇邊境,西至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海拉爾和阿爾山5000公里的中蘇、中蒙邊境地帶,共修筑17處要塞,共有8萬個永備工事?;㈩^要塞是其中之一。
虎頭要塞占地360平方公里,要塞正面寬達12公里,縱深達30公里,是二戰(zhàn)末期日軍在東北構筑的最大地下軍事堡壘之一。普通墻體厚度1.5米,重要部位墻體厚度2到3米。
走進幽深的地下工事,指尖觸碰隧道壁的瞬間,黏膩的水珠便會從墻面緩緩滲出,裹挾著寒意,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被塵封的苦難歲月。
“虎頭要塞是殘害中國勞工的魔窟。每一寸墻體,都凝固著中國勞工的生命;每一塊磚瓦,都浸透著中國勞工的血汗?!被㈩^要塞遺址博物館講解員姜雯雯告訴半月談記者,為修建這一浩大工程,日軍從中國各地強征了數(shù)十萬名勞工。這些勞工的來源復雜,有的是被強行抓來的農(nóng)民,他們原本在鄉(xiāng)間耕作,卻在一夜之間被押送至深山工地;有的是被俘的中國士兵,失去自由后被迫從事最繁重的體力勞動。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是被騙招而來的百姓。
史料記載,日軍曾在天津設立大東公司,表面是勞工介紹所,實則向東北輸送勞動力。當這些普通百姓帶著親人的囑托和對生活的期望踏上北上的列車,等待他們的卻是上了鎖的悶罐車。他們像貨物一樣被運輸至東北,并被強迫秘密修建軍事設施。
“招工的人說條件不錯,說一天能掙不少錢。”幸存勞工呂良玉生前回憶道,“都是因為想多掙點錢,才背井離鄉(xiāng)闖關東,殊不知掉進了日本關東軍的魔窟。關東軍不管勞工死活,凍死就凍死了,抬出去扔進萬人坑?!?/p>
館內(nèi)展陳中有一處當時勞工居住的工棚模型。在零下30攝氏度的冬天,200多人擠在一個簡陋的工棚里,許多勞工凍死后,被抬出去扔進萬人坑。不遠處的一處崗哨,有日本士兵在這里24小時把守。像這樣的工棚僅在虎東山就有18處。
據(jù)幸存勞工余勝懷老人回憶,他們住在樹林旁的大席棚里,每個人的右眼眉都被刮掉,以此作為勞工的標記。“上工時要把眼睛蒙上,進洞再把蒙布打開,很多工友被餓死、累死、壓死在要塞里?!?/p>
當年曾在虎頭要塞服役的日本老兵中道園一郎在給日本雜志的一封信中寫道:當要塞完成后,駐軍在中猛虎山后的山澗里舉行酒宴,機關槍一齊從山頂掃射,屠殺滅口。
虎頭要塞原址 張啟明 攝
虎頭山脈本是原始森林覆蓋的天然屏障,但在日軍強迫下,勞工們用最簡陋的工具將其一點點削平、掏空。他們要在堅硬的巖層中開鑿出數(shù)以萬計的通道和掩體,要在冰封的季節(jié)里搬運沉重的建材,要在食物極度匱乏、疾病肆虐的環(huán)境中掙扎求生。殘暴的奴役,非人的待遇,讓死亡成為這里的常態(tài),活著反而是一種偶然。
從“特別運送”到“人體實驗”
十余萬具白骨,無聲地沉睡在虎頭山脈之下。但相比于屠殺,罪惡隱藏在更深處——這條防線也是日本戰(zhàn)爭機器的人體實驗場。
李厚賓、國恩章、張汝成、原美臻、張振起……在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博物館中,展示著一份18人組成的“特別運送”受害者名單。其中一張照片,與哈爾濱市平房區(qū)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中的一張照片相同,照片中的人叫原美臻。
游客在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博物館內(nèi)參觀 張玥 攝
抗戰(zhàn)時期,原美臻在虎林開了一個叫“原家館子”的飯店,曾經(jīng)4次去蘇聯(lián)報送日軍兵力部署和虎頭要塞的火力配置情報。不幸的是,原美臻于1941年被日本憲兵隊秘密逮捕,9月13日,原美臻被日軍“特別運送”至哈爾濱731部隊用于做活體細菌實驗。
2011年,原美臻壯烈犧牲70年后,他的孫子原明收到了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大紅印章的革命烈士證明書。這也是我國為雞西地區(qū)在活體細菌實驗中犧牲的抗日志士頒發(fā)的第一份革命烈士證明書。
“2018年,虎林市退休干部李鋼向我館捐贈了他父親李厚賓在20世紀30年代使用的煙色鹿皮印花錢包。李鋼老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他父親李厚賓和這個錢包的故事?!苯┱f。
1931年,李厚賓在警察署工作期間,秘密加入抗聯(lián)地下組織,利用警察身份為抗聯(lián)和蘇聯(lián)傳遞情報,直到1940年因病辭職后,仍通過其所開的雜貨鋪繼續(xù)工作。1941年8月8日,李厚賓被日軍憲兵隊逮捕后“特別運送”至731部隊,從此音訊全無。他的妻子陶秀文在其被逮捕時偷偷藏起這個錢包,后來交給兒子李鋼。2000年,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確認李厚賓被731部隊用作活體細菌實驗遇害。
“特別運送”是日軍為掩蓋罪證、保守軍事機密而制定的一項殘酷政策?!耙坏┠扯喂こ掏旯?,勞工便可能被以‘調(diào)遣’‘審查’或‘轉移安置’等名義秘密帶走,隨后被集中押送至731部隊等臭名昭著的生化實驗基地,成為日本軍國主義進行人體實驗的犧牲品?!鼻秩A日軍虎頭要塞博物館副館長范譽瀟說。然而,由于日軍刻意隱瞞和銷毀罪證,究竟有多少勞工和烈士成為生化實驗的犧牲品,迄今已無從翔實考證。
虎頭要塞受害者的悲慘遭遇,不僅屬于那個沉重的時代,也屬于整個民族的記憶,提醒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段黑暗的歲月。
遲到了11天的和平
當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遍神州大地之時,在東北邊境,這個烏蘇里江畔的小鎮(zhèn)卻依舊深陷戰(zhàn)火的泥沼,未能感受到和平降臨的溫暖。
由于地處邊陲、交通閉塞,加之戰(zhàn)爭末期通訊系統(tǒng)的嚴重癱瘓,駐守虎頭要塞的日軍并未及時接收到東京方面的投降命令,直到8月26日,負隅頑抗的日軍終于被徹底擊潰。當二戰(zhàn)的最后一縷硝煙散去,虎頭要塞最終成為侵略者自掘的“墳墓”。
站在館內(nèi)1000多份關于虎頭要塞和摧毀虎頭要塞的圖片資料前,仿佛可以聽到那持續(xù)了11天的炮火聲。
走在虎頭要塞遺址甬道中,墻面上密密麻麻的彈孔印證了這場戰(zhàn)役的激烈?!皯?zhàn)后虎頭鎮(zhèn)被歷史學家和二戰(zhàn)研究者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終結地’?!苯┱f。
位于虎東山山頂?shù)牡诙问澜绱髴?zhàn)終結地紀念碑 張啟明 攝
如今的虎頭鎮(zhèn),早已不再是硝煙彌漫、槍炮轟鳴的邊陲要塞。烏蘇里江畔,游人手持魚竿甩出完美的拋物線,垂釣的過程透著歲月靜好的愜意;人們走在江邊的文化棧道上打卡拍照,霓虹燈把江邊裝點得明亮熱鬧;農(nóng)家院改造成的民宿中,大鐵鍋里燉著的江魚呼呼地冒著熱氣,猶如人們熱氣騰騰的生活。
“自己家種的西瓜,嘗嘗,可甜了?!被⒘质谢㈩^鎮(zhèn)虎頭村村民李大姐拿了剛切好的西瓜遞到游客手中。隨著當?shù)芈糜蔚陌l(fā)展,她經(jīng)營的水云間民宿一床難求?!拔覀冞@兒,真是一年一個變化?!?/p>
2025年,虎林市獲評“2025年鄉(xiāng)村振興道地藥材發(fā)展示范縣”“中國蔓越莓名城”“中國刺五加之鄉(xiāng)”“四季游釣城”等榮譽,上半年,虎林市累計接待旅游人次210.1萬,旅游收入7.81億元,同比增長7.6%、13.51%。
“目前,虎林市加快智慧旅游、文化館改造、虎頭旅游景區(qū)基礎設施提升等項目建設步伐,下半年計劃完成接待人次290萬,旅游收入達到10億元?!被⒘质形捏w廣電和旅游局負責人林忠輝說。
時光如烏蘇里江的流水,靜靜流淌過這片曾飽受戰(zhàn)火洗禮的土地。游客們紛至沓來,尋訪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地,重溫歷史,感受和平年代帶來的安穩(wěn)與幸福。這份安寧,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饋贈,而是無數(shù)英靈與苦難鑄就的珍貴成果。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戰(zhàn)爭遺址警醒世人,和平彌足珍貴。
編輯:孫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