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楊紹功 潘曄
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fā)《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已有月余,各地積極采取舉措打通物流堵點。然而,仍有部分區(qū)域通而不暢,部分環(huán)節(jié)加碼防控,給不少一直奔波在路上的貨運司機心里添了堵。
“開了幾十年卡車,現在一些地方真成了‘卡車’司機——卡在路上,封在車里”“疫情剛來時,我們送物資,感覺自己像個英雄;現在物流線上有了疫情,我們跑在路上,有點像過街老鼠”“特資供應需要我們,來了卻又巴不得我們早點離開”……一些貨運司機向半月談記者委屈地“吐槽”倒苦水。
一名貨運司機逼仄的駕駛空間。(受訪者供圖)
疫情期間,貨運司機作為一群默默無聞的“逆行者”,頻繁往來于中高風險地區(qū)之間,承擔了生產生活物資保供的重任,但他們也因此成為需要重點防控的對象。排隊、滯留、隔離,被勸返、被禁行、被貼封條……貨運司機們在艱苦條件下奔波于路上,盡管不斷遭遇匪夷所思的加碼舉措,但仍積極配合防控措施,體現出該群體的大局意識和敬業(yè)精神。與此同時,貨運司機在路上的種種艱辛不易,也亟須引起相關職能部門重視與回應。
2022年5月12日,大量貨車在東部某地一服務區(qū)聚集。(受訪者供圖)
不少貨運司機告訴半月談記者,雖然有關部門明令不得“層層加碼”,實施“即采即走即追”,但仍有些地方在卡口上加碼查控,不加區(qū)分地對貨車進城一律閉環(huán)接送。有司機拉著滿車貨物在卡口被勸返,只因沒與收貨方溝通好,人沒及時到卡口來接。各地復工復產貨運需求大、節(jié)奏快,貨主恨不能電話幾小時一催貨,貨運司機也需要多拉快跑,但復雜的卡口通行程序讓司機既堵了車、也堵了心。
讓司機“更糟心”的還有一些地方部門過度加碼舉措的亂作為。不少地方對貨車進城實行“進來有人接、過程有人管、離開有人送”的“點對點”閉環(huán)。這本是局部地區(qū)疫情防控的臨時舉措,有些地方卻濫用閉環(huán)、過度閉環(huán),滋生種種亂象。有的閉環(huán)“環(huán)而不閉”“環(huán)中有空”,潛藏風險。有貨運司機反映,只要給押運員“小費”,就能中途脫離閉環(huán)去裝貨,這讓他們看不慣,很不滿。有如此漏洞存在,“點對點”閉環(huán)就容易被腐敗擊穿,成為防疫的“險中險”。
2022年5月5日,一名貨運司機在長三角某地排隊下高速時拍攝的擁堵場景。(受訪者供圖)
令貨運司機“最煎熬”的還是被封在車里動不得。半月談記者在長三角地區(qū)跟蹤了解的一位短途貨運司機,至今已經在車上住了1個多月,只因為目的地城市疫情風險高,回到居住地城市后他也不敢回家,怕影響家人正常生活。為暢通物流,許多貨運司機甘愿進入“公路-卡口-裝卸貨地”三點一線的閉環(huán)。雖然各地紛紛開展對司機的關愛活動,但仍有不少地方服務保障缺失,沒有把貨運司機生活保障作為閉環(huán)的必要條件,導致部分司機生活困難。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fā)現,不少貨運司機習慣在休息時刷視頻軟件,從中獲取信息、尋找安慰、打發(fā)時間。許多貨運司機表示,希望各界能關注貨運司機群體,給予這個職業(yè)更多體面和尊嚴。有貨運司機建議開通一條心理咨詢熱線,讓閉環(huán)里的他們有一個傾訴苦惱、尋求幫助、獲取權威信息的地方。長期以來,針對貨運司機的服務就存在短板。疫情之下,貨運司機對于服務的迫切需求更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為阻斷疫情傳播同時保證貨運暢通,各地陸續(xù)推出無接觸甩掛中轉、貨車司機“白名單”等舉措,以減少卡口查驗時間?!拔逡弧逼陂g,多地交通、公安等部門人員為貨運司機送上物資,逐步建立起貨運司機生活物資保障機制。江蘇、安徽等地建立臨時貨車司機公寓,讓司機可以走下車門、安心休息。這些暖心、創(chuàng)新之舉多多益善,如能推廣則會更好地回應社會關切,化解貨運司機的焦慮。
當前,各地物流循環(huán)逐步化堵為暢,但仍存在因疫情形勢而反復的風險。以更好的服務穩(wěn)住貨運司機群體,以更高效率實現各方協作,才能保障穩(wěn)定、安全、可持續(xù)的公路運力,讓貨運物流持續(xù)暢通。畢竟,不能也不應讓貨運司機流汗又流淚!